欢迎光临四川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怎样应对通缩风险?人民银行重磅发声

转自:北京商报

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对货币政策、通缩压力、人民币汇率、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等热点话题一一做出了回应。

通胀水平“从二楼掉到一楼”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我国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从全年来看,2023年CPI上涨0.2%,并未出现年初预期的疫情放开后的通胀回升现象。同时,核心通胀回升幅度不及预期,保持在历史偏低的位置,反映居民消费需求依旧不足。

基于2023年经济的低通胀态势,个别月份也出现了CPI和PPI同时下降的情况,也引发市场对通缩压力的担心。

对此,潘功胜表示,需要从一个更加宽广的视角、稍长的时间跨度,从过去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价格水平变化轨迹和它背后的逻辑来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在疫情期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我们没有大收,也没有大放。产业链和供给能力健全,仍然保持了平稳地运转。在当时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的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没有通胀和通缩的问题。”潘功胜说道。2021年、2022年中国的CPI涨幅分别为0.9%和2%。

疫情之后,为了应对高通胀,美欧主要央行快速、高强度调整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快速超预期下跌,也对中国的价格水平带来影响。潘功胜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从十楼掉到三楼,中国从二楼掉到一楼。

那么,人民银行有何政策举措应对通缩风险?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二是优化金融资源投向,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

此外,加强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要发挥政策合力,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

“近期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平稳,体现在经常账户继续保持较高规模的净流入。”朱鹤新在会上表示。2023年全年经常账户顺差将达到2800亿美元左右,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将超过6000亿美元,这在历史上也是次高值。且近期外资来华投资也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因此,预判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将更加活跃。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银行累计结汇15533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60571亿元人民币。

而在市场热议的人民币汇率方面,针对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多次贬值的问题,潘功胜回应,汇率短期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等,中长期走势在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综合判断,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消息面上,1月23日午间,人民币汇率明显拉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走强逾200点。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17关口。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上涨、外资的不断涌入,或成为2024年的常态。

“历史实践多次证明,人民银行、外汇局作为外汇市场的监管者,有经验、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维护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潘功胜强调。

谈及下一阶段的外汇市场,潘功胜指出,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丰富应对工具,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表述被多次提及。

对于这一问题,潘功胜指出,要强化金融监管,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

房地产与地方债务风险是金融风险化解的重点领域。在潘功胜看来,近年来,一批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去年以来,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

关于房地产市场,更有好消息传出。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1月24日晚间,该政策正式颁布。其中,明确2024年底前,对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除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与物业本身相关的经营性资金需求、置换建设购置物业形成的贷款和股东借款等外,还可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集团控股公司(含并表子公司)存量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

“《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的出台,更好地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状况、投资活动、并购重组回到正常发展轨道,更好地平稳、有序加快房地产企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评价。

潘功胜同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有很强的区域性,面临偿债困难的主要是少数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和金融总量的影响有限。

庞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考虑到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复杂性、传染性等特征,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应当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风险识别、防范、化解、处置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精准性,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快和稳的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动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和涵括了从预警和防范、隔离和化解到救助和处置的全方位多环节立体式防线。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来源:华尔街见闻大摩表示,过去一周处于历史“最糟糕水平”的市场广度已经预见到了“美联储可能无法提供市场预期的那么多宽松政策”。因为昂贵却不盈利的增长股和低质量周期股可能最容易受到流动性减少的影响。近期的美股市场出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尽管股指维[全文]
    2024-12-24 03:51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记者 王彦琳12月18日,受政策利好催化,“中字头”股票集体大涨,中建环能、中材节能、中国海诚、中公高科、中国海防、中视传媒等[全文]
    2024-12-20 02:44
  • 来源:财联社根据日本机构的一项分析,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落实他此前提出的关税计划,将使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就业下降,并抑制经济增长,进而可能导致美国202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1.1%。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多次威胁称要对所有进口商[全文]
    2024-12-18 02:47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记者高天韵 广州报道12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以“信心与底气——生产力向‘新’,资本焕‘新’”为主题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4年会在广州举办。在当日下午由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全文]
    2024-12-16 02:0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资讯网 sc.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