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量化交易监管新规促市场稳中求进,10月9日实施或迎市场底大起点

来源:红刊财经

本刊特约 |  周心钰

集群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无不预示本轮政策底或底部区域几已确认,接下来主要看市场信心能否迅速恢复。从投资者信心恢复层面讲,10月9日量化交易新规的落地,让股民看到了监管部门呵护市场、回应市场焦虑的温馨,“心理底”的形成也将大大促进“市场底”的新拐点到来。

近期,量化交易引起巨大争论,有持“违法论”,有持“交易论”。9月1日,头部量化私募“明汯投资”被上海证监局开出三张罚单。同日,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新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高层“一槌定音”,既肯定了程序化交易积极因素,也指明“有必要因势利导促进其规范发展”,此番“引导论”确立了监管层对高频量化交易的现实主义管理的新思路,进一步夯实了证券市场稳中求进,下一步料将还有更多实质性举措落地。

笔者认为,以此次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新举措的出台为标志,量化交易野蛮生长的时期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结束。此制度性安排,将会给证券交易市场带来哪些影响?10月9日措施正式落地后是否会成为市场底的大起点?

监管新举措10月9日落地

量化交易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结束

不可否认,高频交易带有助涨助跌的方向投机性特点,往往能夸大市场的恐慌情绪,对此加强约束在所难免。传闻的“三宗非议”闹得沸沸扬扬,一是头部量化机构具有融券的垄断性优势,相当于获得了T+0特权,这导致了市场极度的不公平;二是量化机构拥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处理优势,可以用巨量的高频的挂单和撤单制造虚假的市场交投情绪,立刻完成融券锁定收益,似有证券操纵之嫌;三是量化主要收割的是市场最活跃的资金。

笔者认为,量化交易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作为一种新交易手段,必定存在许多不完善甚至严重缺陷,但不能一味否定金融创新的生命力,可通过与时俱进的监管措施引导其对市场发挥其正能量。

近日证监会官方公号发文,对量化的评价非常客观,做出的反馈也非常专业。笔者认为,以此次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新举措的出台为标志,量化交易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引导论”的监管新思路将促进市场的稳中求进。10月9日,量化交易监管新政落地实施将会给市场带来新动能。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修订升级了一系列交易规则,对虚假申报、拉抬打压、维持涨跌限制价格、自买自卖行为作出详细的异常交易监控指标。9月1日,为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监管部门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体系初步建立。

笔者认为,这意味着高频量化“恣意”奔跑、策略“裸奔”的交易时代结束,我国量化交易强监管的时代开启了。量化私募应牢牢树立合规意识,紧紧围绕监管底线做出判断,不可越雷池半步。无序竞争的野蛮生长已过去,法治规范的量化交易的黄金时代已来临,行稳方能致远。

量化降频将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正式实施后或成“市场底”大起点

值得关注的是,此制度性安排,将会给证券交易市场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认为:

首先将提高量化私募量化交易的合规成本。一是业务合规性问题。对于量化交易的账户资金规模及来源,是否使用杠杆、杠杆资金规模及来源、杠杆率,量化交易策略类型及主要内容、策略的指令执行方式、最高申报速率、单日最高申报笔数等,是否具备高频交易特征等,制度明确规定,特别是未经报告确认,不得开展程序化交易。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信息的确认,提升量化私募的合规性,防止高频交易随价格波动,使市场出现连续下跌的“负反馈环”现象。二是限制高频量化交易,增加运营成本。笔者认为,此举旨在防止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利用资金优势进行证券操纵,导致机构产品的运营变得更加复杂,产品数量变多,量化降频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次,交易券商对程序化交易处于日常监控管理的第一线,事前事中事后将全方位监控。新政已明确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的管理,对可能严重影响市场价格和流动性的指令加强监控,及时识别、管理和报告客户涉嫌异常交易的行为。对可能影响交易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会员可以采取拒绝其程序化交易委托、撤销相关申报等措施。

最后,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目前由于证券市场需报告的存量账户数量占比低,所以,此次监管举措不会对中小投资者的正常交易造成影响。同时,最新量化私募投资规模大约1.5万亿元,相对于市场总体规模不算大,因此,量化交易的强监管也不会对市场整体产生太大的冲击。

监管的目标是通过规则的不断调整和执行过程的松紧调节,来引导整个市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随着10月9日量化监管措施正式落地,“市场底”的大起点是否来临?

笔者认为,当前仍然处于牛熊转折期。随着集群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如资本市场方面的政策支持(印花税的调整),对地产、对地方债务、对重点制造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以及集束监管政策措施的密集实施,比如强化独立董事的制度,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打击证券操纵与欺诈,颁布禁售股份新规等,都无不预示本轮政策底或底部区域几已确认,接下来主要看市场信心能否迅速恢复?如果经济过度悲观预期得以扭转,市场底部大概率容易触摸。而从投资者信心恢复层面讲,10月9日量化交易新规的落地,也让股民看到了监管部门呵护、回应市场焦虑的温馨,“心理底”的形成也将大大促进“市场底”的新拐点到来。

(本文已刊发于9月9日《证券市场周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来源:华尔街见闻大摩表示,过去一周处于历史“最糟糕水平”的市场广度已经预见到了“美联储可能无法提供市场预期的那么多宽松政策”。因为昂贵却不盈利的增长股和低质量周期股可能最容易受到流动性减少的影响。近期的美股市场出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尽管股指维[全文]
    2024-12-24 03:51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记者 王彦琳12月18日,受政策利好催化,“中字头”股票集体大涨,中建环能、中材节能、中国海诚、中公高科、中国海防、中视传媒等[全文]
    2024-12-20 02:44
  • 来源:财联社根据日本机构的一项分析,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落实他此前提出的关税计划,将使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就业下降,并抑制经济增长,进而可能导致美国202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1.1%。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多次威胁称要对所有进口商[全文]
    2024-12-18 02:47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记者高天韵 广州报道12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以“信心与底气——生产力向‘新’,资本焕‘新’”为主题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4年会在广州举办。在当日下午由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全文]
    2024-12-16 02:0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资讯网 sc.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