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时不服从调剂,如果分数优势不大,被退档的可能性会很大。
比如,高考成绩600分,报考了某院校某专业,分数够了院校投档线,就会被提档,但分数不够专业线,考生又不服从调剂,就会被退档。然后,考生无缘本批次所有志愿,接下来要么填报征集志愿,要么填报下一批次志愿,最后的情况很可能不尽人意。
那么,同样是高考600分,同样是过了院校投档线,同样是没达到专业投档线,是不是只要服从调剂,就一定会被录取呢?
不一定。原因有多种,比如单科成绩、身体方面不符合院校要求。
广东一个学生提前批被退档了,人家给出的原因竟然是“该生户籍地无招生计划”。也就是说,考生没有好好研究院校招生计划,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没有仔细看,纯属瞎填,对自己不负责。
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由考生本人造成的。
一考生报考了扬州大学,选择服从调剂,最后被退档。他属于特殊类型的综合评价类,没有机会填报征集志愿,所以他“哭了”。
他被退档的原因是:不达所报专业录取最低分,且其他专业已录满,无法调剂。
这意思很明显,他报考的专业分数线较高,高于扬州大学其他专业的分数线,他原本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但其他专业已经录满了,他就没有机会了,就被退档了。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一是该院校比较火爆,报考的人数很多,且投档比例不是1:1。只能说现在形势严峻,很多学生都在争抢难得的机会。
二是考生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者填报志愿时想“冲一冲”。其实主要就是这个“冲”让他被退档的。他要是填报一所比扬州大学分数线稍微低一点的院校,大概率就会被录取。
有的人填报志愿总想着要“冲”一下,不想吃一点亏,也想感受一下捡漏的喜悦感。其实捡漏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背后也说不定还有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要是没“冲”上去,最后很可能与一所不错的学校失之交臂。
不过,上面这个属于特殊类型批,被退档后不影响普通批次的录取。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大胆冲一冲的。
要是在普通批次,个人认为还是“稳”一点更好,一旦“冲”不上去,就可能损失惨重。以前有考生在普通批次冲“985”院校没“冲”上去,最后直接落到二本的,其实他原本可以选择其他“985”院校或者任何一所“211”高校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扬州大学这个属于“特殊类型批次”。
什么是特殊类型招生呢?就是部分省份设置的本科招生批次,用于落实特殊类型招生,一般在本科提前批之后、本科批之前。特殊类型招生包括高校、地方或者国家专项计划,还有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项目。
大家觉得填报志愿是“冲”一下,还是“稳”一点更好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