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制造教育焦虑须依法规束

治理乱象,重在精准。那些突破底线,一味制造教育焦虑,狠命向家长口袋里掏钱的做法必须依法规束。

近日,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所谓打着“名校父母”旗号制造教育焦虑,并不让人陌生。这个称“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那个说“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还有一些自媒体宣称“斯坦福妈妈强烈推荐这几本课外读物”。顶着名校头衔,鼓着腮帮子吆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炮制教育焦虑,令人不胜其烦。

但是,因为有着名校光环加持,这些自媒体并不愁受众,不缺人气,哪怕观点似是而非、言辞经不起推敲,但就是有人深信不疑。这类自媒体靠着晒育儿观、育儿方法等走红网络,有人担心这可能会抵消“双减”工作成效,不无道理。从这个角度看,教育部经商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对相关提案进行答复,并强调露头就打,顺乎民意。

如何治理?应分三步走。其一,辨真伪。你说你是北大出身、清华毕业,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该付出应有的代价。2022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互联网用户注册、使用账号信息,不得“假冒、仿冒、捏造政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名称、标识等”。冒充名校身份,绝不是闹着玩的。

此外,根据规定,“申请注册从事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其提供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相关材料,予以核验并在账号信息中加注专门标识。”这就向相关平台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那些打着名校旗号胡作非为的自媒体,来路正不正、身份实不实?如果不合规,又是如何成功注册账号的?

其二,谈对错。即便出身名校是真实的,但有个简单的道理不难理解——他们有能力考上名校,不代表他们教得好,更不代表他们的那一套适合所有人。同时,更要推敲他们说的对不对,一些文章内容冠冕堂皇,实是歪理邪说。如果盲目信了,并用在孩子身上,不仅无益于孩子成长,而且还可能让孩子走入歧途。因此,对那些念歪生意经的自媒体,要剖析一下它们说得是对还是错,不能轻信。

其三,看是否合规。教育部曾开展线上培训巡查专项行动,要求各地严查严处违规线上培训,净化线上学习环境。一些打着名校旗号的自媒体在线上卖力鼓吹,为的是卖书、卖课程,也有的是变相做培训。如果是做培训,就该追问这些培训是否合规?打击违规线上培训、炒作教育焦虑,不管是自媒体还是培训机构,如果违规,自然该受到惩处。

其实,打不打着名校旗号并非问题的实质所在。自媒体打着名校旗号不能违规,没打着名校旗号也不能违规。从2021年4月开始,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为期7个月的“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假扮“名师”误导青少年以及含有“软色情”内容的教育培训类广告。无论教育培训类广告还是其他方面,只要违规就在打击之列。

不可否认,教育自媒体有其存在意义,不可一概否定。治理乱象,重在精准。那些突破底线,一味制造教育焦虑,狠命向家长口袋里掏钱的做法,是可恶的,也是涉嫌违规的,必须依法规束。应该看到,相关部门净化线上培训生态,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一些备受诟病的乱象犹在,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强化防范,通过更有力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正当权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名校父母鸡娃教育焦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四川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5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5年高考的问题线索。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来源:[全文]
    2025-06-03 23:47
  • 全文长 2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天未亮时查看工作群消息,深夜仍在修改活动方案,节假日穿梭于校园各个角落……许多校长的生活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在会议、巡查、沟通、迎检的齿轮中高速运转。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让管理者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误区[全文]
    2025-05-27 00:16
  • 为助力苏州家庭做好国际教育规划,5月10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春季择校巡展”苏州第二场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吸引了苏州本地老牌国际化学校、新锐学校以及上海优质学校参与,充分满足了苏州家庭对国际教育[全文]
    2025-05-22 01:08
  •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近期,网友反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三年级起点)教材中的拼音名与某吴姓涉案艺人名字同音。今天(8月3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表示,书中对应的中文名是“吴一凡”,拼音[全文]
    2025-04-26 11:4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四川资讯网 sc.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