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湖里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开幕,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2023年,湖里区政协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在中共湖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突出政治引领 广泛凝聚共识筑同心
这一年,湖里区政协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主席会和常委会学习16次、机关读书班3期、委员交流研讨22次。
不断扩大团结“朋友圈”,湖里区政协坚持每年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每季度组织专题协商、每月安排视察调研、常态走访委员,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交友联谊,促进各界同心合力。在这过程中,湖里区发挥政协系统上下联动协作特色,与省、市政协围绕共同关注的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古建筑修缮保护等问题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民主监督活动。
聚焦中心任务 打造建言资政智囊团
这一年,湖里区政协深入调研、倾听民声,倾情履职、建言献策,主动融入招商引资、城市更新、企业服务等中心工作,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深入项目一线开展调研,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助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献策发力。湖里区政协聚焦东部金砖数字小镇建设,通过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和年度重点提案督办,深入探寻集约利用空间、引入智能制造、推进产城融合等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建设发展路径,提出加强人才引进、优化软环境建设、降成本促企业稳增长等系列提案,选取强化创新驱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群、新经济联动等课题,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和视察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助力城区品质再上新台阶聚智汇力。湖里区政协精心组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水平提升”专题协商,从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润心、自治固本、智治赋能等五个维度提出15项建议措施;结合提案办理和课题调研,就促进厦门岛北部滨海文旅资源开发、加快贯通环岛旅游发展献计献策,高枝嫁接市政协提案6件,助力市民中心、养老服务、高崎渔港片区升级等工作推进。
助力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倾智倾力。湖里区政协深入调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湖里区在规划布局先行、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特色办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围绕青年创业就业、社区居家养老、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区公共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视察监督。一年来,有71%的视察考察活动围绕民生主题,78.8%的政协提案涉及民生议题,55%的年度调研课题关系民生问题。
彰显制度优势 丰富民主协商实践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紧扣全区10项重难点工作和13项基础性工作精心选题,湖里区政协确定“东部金砖数字小镇谋划与建设”等4个常委会重点协商议题,周密组织专题协商,协商共识第一时间以建议案形式提交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跟进办理反馈,推动协商成果向党政决策措施有效转化。一年来,开展各类协商项目25个,提交书面发言稿32篇、提出建议292条,协商质效不断提升。
深化民主监督赋能,湖里区政协围绕湖里区城中村治理“三提升”工作方案落实情况,组织委员深入17个城中村开展视察监督和会议监督,就打造城市更新“湖里样本”,提出立足长远、统筹布局、基础优先、追求品位等方面的优化建议,助力区委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提升履职能力 激发担当作为新动能
常态化开展“书香政协”活动,为委员订阅人民政协报,组织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履职经验,推动读书学习成为委员日常习惯——这一年,湖里区政协建立覆盖全体委员培训机制,举办常委研习班、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班、政情通报会,强化政协业务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有30名委员被评为年度履职优秀委员。
针对基层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湖里区政协完善专委会机构设置,专委会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7个,全体委员纳入专委会管理,组织跨界别联合履职,不断强化委员力量集成,专委会在政协履职中的基础作用显著提升。
同时,湖里区政协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做到政治理论跟进党组中心组同步学、岗位业务跟进委员研习一起练、作风纪律跟进区委纪委“一月一专题”活动常态抓,不断提升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效能。(叶舒扬)